共和国利刃:国产刺刀大全
刺刀是勇武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因此在勋章、奖章、纪念碑等军人荣誉的载体上,经常有刺刀的形象出现。相信很多人对中国刺刀的印象源于电影《中南海保镖》里的刺刀, 解放军在苦练白刃战这种思想下装备了很多款有特色的刺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解放军的利刃!
国产各式刺刀
53式四棱刺
1949年建国后,我军成建制地装备的第一款军刺,就是随着53式步骑枪列装的折叠、棱型枪刺。对于这种枪刺,许多抗战时期的老八路对此并不陌生,在延安时期八路军的无名氏马步枪、八一式马步枪也采用了类似设计。折叠式刺刀是将刺刀铰接在枪口下方或枪管一侧,平时随枪携带,使用时打开,向前伸出并固定;用后向后折回、收起。不同在于53式的枪刺是向右折叠,而八一是向下折叠的。折叠、棱型枪刺虽然刚度好、携带时不会丢失,但功能单一,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派不上用场。
56式剑型刺刀,俗称“56式扁刺”。此刀和56式三棱刺刀通用,可上于56式半自动步枪。刀身两侧开有宽血槽,刀身经过去光处理,呈灰白色。不反光。刀后端带有枪环和底座。此刀是目前所有现役56式半自动步枪正在装备着的现役刺刀。我国除三军仪仗队和国旗班外几乎每个城市的武警都装备着这款刺刀。
56式可卸式刺刀
56式冲锋枪三棱刺
用于56式冲锋枪和56-1型折叠托步枪,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刺刀。刀身磷化处理,三棱型,尖端呈平口螺丝刀的形状,短小强悍。可以和63式步枪枪刺通用。
56式三棱刺
1965年以前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原产SKS一样,采用剑形、双刃刺刀,两面均开有血槽,为防止反光,其表面镀有乳白色铬。部队用后发现这种刺刀存在刚度不足等缺点,加上当时作战思想上强调“刺刀见红”,所以后期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一律改用56式三棱刺,长度也由原来的312mm增加到380mm,其优点是刚度好、穿刺力大、杀伤力强。
56式三棱军刺用合金钢锻压打造而成,整刀经过热处理,钢材的硬度在60HRC以上。刀身带有枪环和底座,上于56式半自动步枪上。三棱军刺呈棱型,三面血槽。表面经过抛光处理,呈惨灰白色,不反光,也就不易暴露目标。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它直接安装在枪上,可以折叠收起但一般是不会拆下来使用的。军刺本身没有扁平的刀身,只有三棱的刃口,只能刺不能砍,因此一般被称为“刺”而不是“刀”。
56式三棱军刺因实用性欠佳,除了捅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切割作用基本没有,开发其他功能也较为困难,加之现代战场战斗中拼刺作战几乎没有,所以已被淘汰,我军现装备的81式及95式自动步枪的刺刀都是扁平的,56式三棱刺刀装备的步枪只用作礼仪表演。
63式三棱刺
装于63式步枪上,采用回折叠枪刺新式刺刀,首创了三棱刮式刺刀,大大提高了枪刺的强度、刚度和刺入深度,是我国最后一次使用的一款三棱刺。
56S式刺刀(红)
装配在56S步枪上,在随后根据56冲开发的一系列变型枪、外贸枪中,所配备的刺刀,都或多或少地带有AK的味道。
81式刺刀
配装于81式和81-1式步枪上。81式在研制初期,对于刺刀是否从枪上拿下来还经过一番争论。主张发扬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的人反对拿下来,另一些人则主张拿下来。因为现代战争中拼刺的机会很少,但不是没有,所以刺刀仍然需要,但要具有多种功能。最后定下的结论是:刺刀就是杀伤,装到枪上是刺刀,卸下来当匕首就行了。所以81式的刺刀兼作匕首使用,但不具备其他功能。
81式刺刀作为一个独立部件,由刺刀、刀鞘、挂带组成。刀刃部分为剑形,不开刃口。它的刀板比较厚而且呈十字形,刀身除了继续延用了56式三棱刺刀的棱型刺体,另外改进成为匕首式刺刀,可以卸下作为格斗匕首使用。在刀身俩侧直接压制有一道纵向加强突筋,突筋两边呈凹形血槽,表面镀乳白铬。
刀柄为褐色塑料柄。刀鞘为军绿色塑料壳,重量0.072kg。该刀的钢度极好,虽说原设计不是多功能刺刀,但前线部队经常把该刺刀用于挖、刨、攀登,撬开罐头等。在同类型的单一功能刺刀中81式的杀伤性能要优于美国的M7和前苏联AK47刺刀,但是仅有匕首功能的刺刀是不能满足现代战场的作战要求的。随着95枪族列装部队,新型的QNL95刺刀也随之装备。81枪族也将逐步退役。
81式D91多用途刺刀
为了改变81式7.62mm自动步枪匕首式刺刀的不足,我国参照美军M9,为81式步枪试制了D91多用途刺刀。
87式多用途刺刀
装备我国87式步枪的刺刀,该刀除具有刺刀功能外,还有匕首、钢锯、钢丝剪、螺钉起子、罐头刀等功能,由于87式自动步枪装备量稀少,所以87式刺刀十分罕见。1987年生产的这款步枪的刺刀成为中国刺刀由单功能转为多功能的一个转折点,之前的81式等刺刀都是单功能的刺刀和匕首,87式刺刀以后都是多功能的。
95式多用途刺刀
装配于95式和03式突击步枪上的多用途刺刀的设计,即是参照美国的M9刺刀,除基本需求的刺刀功能外,还可当成格斗匕首与野外求生刀。
针对传统刺刀功能单一,而未来将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战争局面,刺刀不仅要帮助士兵战斗,而且要协助士兵生存。1992年5月,新5.8mm班用枪族(定型后命名为95式5.8mm班用枪族)总师系统向军方提出“研制以协助士兵战场生存为主,拼刺为辅的多用途刺刀”,并请军方单独对多用途刺刀拟出战技指标。这样,多用途刺刀的战技指标论证和刺刀的研制并行开始运作。经过多次选型,国内某厂按选定的刀型进入设计和试制。
时至今日,以刺刀见红著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也放弃了拚刺刀的战术理念。现代刺刀的发展走上像瑞士刀一样,讲究多功能,而且要短小轻便、易于携行。刺刀虽然在今日实战上的重要性日益减小,但是仍是训练部队的一个重要课目,对培养体能,士兵的集体意识和杀气,有很大的助益;就如同齐步走,踢正步一样,永远不会从部队完全消失。但是练兵者也莫要本末倒置,将其当成主要战术,实战时如同驱民于壑。由于百年来各国生产了不计其数的刺刀,种类式样繁多,因此搜集刺刀也是军品搜藏的热门项目。刺刀虽也是可以杀人的军品,但是没有枪械敏感,比起搜藏军服、配件,却又多了那么一点致命的吸引力。
我方为金台新媒体联盟核心成员
关于我们:微信号 LBQYJS
更新时间:每周一至周六中午时段
投稿邮箱:302511404@qq.com
编辑QQ : 302511404